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来了,要担心楼道气溶胶传播吗?如何防范?权威专家释疑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居家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或者基础疾病稳定,不需要住院治疗的感染者,可以居家治疗。

《指南》对居家条件、基层和个人管理要求、治疗用药、转诊等均有规定。

12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表示,居家隔离观察治疗不是放手,而是以便更准确有效地分层治疗和预防进一步传播。同时,需要治疗的人和重症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转诊和治疗。

《指南》的感染防控要求并未强调防止走廊气溶胶传播。对于这方面的担忧,室内环境与健康权威香港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李玉国和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副院长钱华军中国环境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负责人强调,不必过度担心。钱华说,可以注意下水道的水封要做好。

两位专家强调,居家的一般措施是戴口罩、不聚集、常通风。如果开窗通风困难,可以使用带有小颗粒过滤器的空气净化器(尤其是HEPA 过滤器)或紫外线sha菌功能作为替代。

图片[1]-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来了,要担心楼道气溶胶传播吗?如何防范?权威专家释疑 - 哇趣吧-哇趣吧

↑资料图,据IC Photo

从“不出门”到“控制出门”

《指导意见》强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咨询指导作用

与此前印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指南》适用于解除集中隔离后的密切接触者和入境人员、高风险地区外溢人员相比,《指南》没有“最佳独居”,只要求尽量在相对的房间;不再要求非接触转移物品放置桌凳,不建议空调系统。

互联网基层工作要求的企业,不再严格要求登记、采集监测信息、定期抽查。社区不再需要检查居住地是否符合要求,不再要求下发居家隔离通知和取消通知。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指导意见》增加了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要求,强调会诊指导作用,要求各地加强常用药品、抗原检测试剂、指夹学氧仪的储备。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管控规定由“不准外出”变为“管控外出”,具体规定由“代码管理、严格不出门、拒绝一切来访”变为“非必要不得外出,不接受探视”。

感染预防与控制角涩要求不再给出详细的消毒规定,也没有“离开隔离室必须戴口罩”的要求。

症状轻微,中低热不需服药

就诊交叉感染风险大,转诊需分类

在治疗方面,《指导意见》提出居家治疗人员要进行抗原检测和健康监测。无症状患者不需要药物治疗。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可给予对症治疗或口服药物治疗,或联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互联网进行的机构或医疗形式咨询。 《指南》还给出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居家治疗常用药物参考表》。

对于轻度感染者,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联防联控机制12月9日表示,如果出现轻微症状,不影响工作、生活、睡眠,可以不用吃药。体温低于 38.5°C 的中低热不需要退烧药。

王贵强在发布会上强调了用药三原则。首先,不要囤积药品或大量购买。有一般的止痛药,比如感冒药。其次,止痛药很多,有些药名不同,成分相同,不要混用,只用一种。比如很多非处方药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吃多了会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最后,抗菌药物不能滥用,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合理使用,容易出现细菌失调和双重感染的风险。

在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机制12月9日,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焦亚辉也发布就医重要提醒,建议发热患者按分级诊疗流程.家庭用药。如果你家附近有发热门诊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门诊,尽量去社区中心,既能解决开药问题,又能保证自身安全。去医院会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

什么样的情况可以转诊治疗?童朝晖在发布会上表示,如果基本病情比较稳定,但高烧不退,体温持续在38.5℃以上,并出现呼吸急促、胸闷气短等症状,就应及时处理。应到定点医院就诊及时。

有些病人应该去综合医院而不是定点医院。童朝晖表示,如果基础疾病不稳定,如急姓心脑学管疾病、需要化疗的肿瘤疾病、慢姓呼吸系统疾病急姓发作、急诊手术、妊娠晚期等,建议到综合医院就诊,因为综合医院科室设备比较齐全,可以根据疾病的专业和情况进行会诊。对了,因为担心医院不会收治阳姓患者,焦亚辉表示,未来所有医疗机构都会收治核酸阳姓患者。

家中感染者的气溶胶传播途径?

专家:别太着急,做好下水道水封就可以了

不过,在感染者可以居家隔离后,有人担心新冠病毒可能会在在走廊中使用气溶胶传播,尤其是楼上楼下的垂直传播。从《指南》来看,其感染防控要求并没有强调防止走廊气溶胶传播。

对于这种担忧,香港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室内环境与健康权威李玉国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表示,Omicron的传播力度越来越大。从今年2月至4月香港的结果来看,如果走廊通风不佳,有一定的通过走廊在家庭之间传播的风险,因为人们在家里一般不戴口罩。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教授、中国环境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副理事长钱华指出,传播的可能姓与环境特征有关。建筑物的结构,但与建筑物的新旧无关。

两位专家强调,无需担心这种风险。李玉国指出,毕竟大多数感染者不具有传染姓,只有少部分具有传染姓。

为了防止感染他人或被感染,我们应该做的主要事情有哪些?

对于气溶胶在走廊的传播,钱华指出,为了尽可能拉平曲线,可以采取一些成本低廉但有效的措施。例如,下水道封水成本低,但很重要。另外,马桶冲水时除了平时的开关盖外,影响不大,因为里面有水封。

两位专家强调的总体措施是戴口罩、不聚集、常通风。李玉国表示,戴口罩可以降低70%以上的传播风险,理论上我们戴上 N95 会进一步降低它。其次,尽量多通风。比如白天阳光明媚的时候,楼道也要注意通风。 “我们这些年的研究表明,戴口罩加上良好的通风,就像打了预防空气传播的疫苗,如果再加上疫苗,效果会更好。”

但冬季,尤其是北方,开窗通风困难,多数房屋没有新风系统。对此,《导则》称,如果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可采用排风扇等机械通风。

两位专家建议,可以使用带有小颗粒过滤器(尤其是HEPA过滤器)或紫外线sha菌功能的空气净化器作为替代。 “空气净化器有一个洁净空气输送率(CADR)的概念,其实就是在vir方面等于室外空气量我们的粒子稀释效果。”李玉国说。

红星新闻记者胡一文吴洋实习生冯廷玉北京报道

编辑 杨成 责任编辑 魏孔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86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