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赠故宫文物被“总裁朋友”借走不还?藏家称价值数亿,警方已受理此案

jar.jpg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涉藏南宋官窑粉青釉八角穿耳罐

红星新闻记者丨任江波

编辑丨于冬梅 实习编辑丨罗玉婷

近日,红星新闻接到报道,北京一位收藏家的9件宋代瓷器被多年“友人”以借藏品展览为由“借走”,至今未归还。消息人士称,总价估计不低于数亿美元。

据了解,收藏家王先生是一名专业的古玩收藏家,热衷于投资回购流失海外的文物,并将藏品捐出做故宫等国内博物馆免费。此次“借”来的9件藏品中,有6件收录于2017年故宫博物院出版社出版的《大观汝甸》,而南宋官窑粉青釉八角穿耳罐是其中的一件。最珍贵。

红星新闻从故宫博物院相关人员处证实,故宫博物院拟举办王先生个人捐赠收藏古陶瓷展。展览结束后,他的部分藏品将捐赠给故宫博物院。但由于南宋官窑粉绿釉八角穿孔耳壶迟迟未能征集,展览及捐赠均以泡汤告终。

目前,王先生的家人已向警方报案。 2022年9月29日,北京市公安局东城分局立案受理,给家属发了收据。案件仍在调查中。 11月3日,记者就此事联系北京市朝阳门派出所,工作人员表示不便接受媒体采访。

报告材料.jpg

↑王先生家属举报材料截图,受访者供图

“我们有很多证据,包括他拿走藏品的录音,还有聊天记录。后来我们咨询了律师,律师说民事诉讼会通过法院进行,他建议我们直接,立案,尽快找到这个人。”记者向刘先生索要上述证据,刘先生未能提供.王先生家属称,内容涉及,无法提供。

本来是答应捐出故宫文物的,王先生却不想捐,所以上演了这么一出戏?面对质疑,王先生的家人回应称,此前曾主动向故宫博物院捐赠过物品。 “我们希望,无论是通过媒体、法律途径,还是公安机关,找到物品后,都可以捐给故宫博物院,兑现我们的承诺。”

“跨国公司副总裁”多次来访

提出“借瓷办展”

记者刘先生是王先生的亲戚朋友。他告诉红星新闻,王先生今年70多岁了。他酷爱古玩收藏,在古玩收藏界享有盛誉。多年前,王先生从清代旧藏中发现一批宋瓷珍品宫殿被流放海外。此后近10年,他花费大量金钱和精力,将这批瓷器陆续运回国内。

四年前,王先生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一位同样对古董感兴趣、自称是某大型跨国公司副总裁的“谢”。王先生的家人了解到,该集团的副总裁确实与此人同名。通过长期接触,王先生发现“副总”为人低调直爽,逐渐建立起信任感。两人交往期间,“谢某”曾多次到王先生家中查看藏品。

2017年,“谢”提出要让王先生分担部分藏品,两人将合建博物馆,但由于“谢”看重的几件藏品,王先生已承诺捐给故宫博物院,博物馆的建立被放弃了。后来,“谢某”再次提出希望向王先生借9件宋代瓷器展出。为表诚意,“谢”在借出第一件藏品后,分两期向王先生转了共计4000万元的“保证金”,并保证藏品在展览期间不丢失、不损坏。

基于对“谢”的信任,王先生将9件宋瓷藏品陆续交给了“谢”,过程中两人没有签任何凭证。

jar0.jpg 上的标记

↑涉案南宋官窑粉青釉八角冲孔壶题诗 受访者供图

据刘先生介绍,“谢某”告诉王先生,巨额交易存在风险转款金额,并建议王先生找拍卖公司,“谢”将钱转给拍卖公司,再由拍卖公司将钱打到王先生的个人账户。红星新闻从刘先生提供的转账记录中可以看到,2017年9月20日、21日连续两天,王先生向拍卖公司共收取了8笔金额为500万元的转账,共计40笔万元。

三个月后,因故宫博物院询问王先生捐赠事宜,王先生联系“谢”询问展览进展情况。 “谢”说,展览还在筹备中。王先生随后数次与其联系,催促其归还藏品,对方却找理由推脱。此后,“谢”便长期失联。王先生和家人起了疑心,联系了“谢某”自称的一家跨国公司。同娜的副总裁我姓谢,回答说不知道。王先生和家人这才发现,交往了两年多的“谢某”竟是冒充某跨国公司副总裁的骗子。

红星新闻从家属提供的谈话笔录中发现,2022年6月23日,王先生的家人委托代理人讨论这9件瓷器是否在某跨国公司副总裁谢某的住处。 . ”谢答道:“所谓九件瓷,我不了解,根本就没有这回事。刘先生还告诉红星新闻,目前家属已经确认此事与某跨国集团副总裁谢某无关。

共“借”了9套藏品

总估值能达到数亿元?

据刘先生介绍,“习”共“借”了9件藏品e”中的展览名称,包括南宋官窑粉彩青釉八面透耳罐、南宋官窑翠绿釉六瓣葵花盘、宋哥窑周素尊、北宋汝窑窑天青釉高足杯等。刘先生说,这些瓷器经过多位专家学者鉴定,均为真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红星新闻从家属提供的9件藏品信息中看到,其中6件收录于故宫古陶瓷领域学术带头人卢成龙主编的《汝甸阿朱寨藏宋大观》馆藏,故宫出版社2017年出版《瓷器珍品》(注:阿合斋为王先生书房名)。藏品为南宋官窑粉青釉八角穿耳罐、六-花瓣葵花口盘e 南宋官窑翠绿釉,北宋汝窑天绿涩琉璃高脚杯,宋汝窑八棱清瓶,北宋汝窑天青釉盘,北宋汝窑天青釉杯形炉。

其中以南宋官窑粉彩青釉八角镂空耳罐最为珍贵。

资料显示,“官窑”一词原指由政府出资兴建、产品流向政府的陶瓷生产窑炉。南宋官窑生产的绿釉瓷器以造型古典典雅、釉涩温润如玉、胎口自然有趣着称。薄胎厚釉瓷器是南宋官窑的精品。它已经过多次上釉和烧制,这官窑何以不惜工本生产。

故宫博物院古陶瓷领域学术带头人卢成龙在文章中也提到,南宋官窑青瓷最大的特点是釉涩和釉片。其中尤以釉层分明,釉涩粉绿,肥润如玉为佳。南宋官窑青瓷传世量较少,现大部分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和故宫博物院,少量散落于其他大型博物馆和私人手中在国内外。

涉案合集。 2jpg.jpg

↑涉案藏品受访者供图案子

王先生借给“谢某”南宋官窑粉青釉八角通耳罐,高27.8厘米。形似青铜穿孔穿孔壶。身体被浅涩不规则薄片覆盖。沿壶口内侧镌刻清乾隆隶书“载雍官窑二耳壶”五字御制诗。

刘先生告诉红星新闻,南宋官窑粉彩青釉八角冲孔耳罐因乾隆御题,市场价格估计在2亿元以上。红星新闻注意到,2015年4月7日,香港苏富比拍出一件“南宋官窑青釉八角弦纹盘瓶”,高21.9厘米,成交价11388万港元。此为南宋官窑拍卖。最高记录。 2017年10月3日,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汝窑青釉以2.94亿港元成交,创下宋瓷最高拍卖价。

刘先生透露,南宋原官窑粉青釉八角通耳罐,因“谢某”一事搁置,按计划捐赠给故宫博物院。此前,汪洋先生无偿向故宫博物院捐赠了“龙形石”等珍贵历史文物。

知情人证实:

该藏品原计划展览结束后捐赠给故宫博物院

《中国汝窑编年史》是一部权威的、专业的、综合姓的中国汝窑学术专着。书中第十一回提到汝窑传世名作,据故宫博物院2015年出版的《紫金城》一书:汉 世界传世汝窑瓷器100件(不包括宝峰清凉寺出土的汝瓷)。个人收藏曾经以英国大卫爵士最多,北京阿朱寨的汝窑瓷器个人收藏也颇具影响力。据书配图,2018年6月,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孙新民研究员在鉴赏北方汝窑藏品宋代北京阿合寨。

刘先生告诉红星新闻,2017年前后,王先生提出将南宋官窑粉彩青釉八角冲孔罐等多件藏品捐赠故宫后,故宫原计划为故宫举办展览王先生捐赠的藏品。目前还有一些文档样本比如在故宫的展览准备工作,王先生那里的一些展览画册样本。红星新闻看到,其中一张海报上写着“古瓷如梦阿合寨捐赠征集古陶瓷展”,但没有标明时间和日期。

红星新闻从刘先生提供的相关文献样本中看到,卢成龙在展览序言中提到,经过研究协商,选择了王先生收藏的陶瓷文物进行展示。展出的陶瓷有汝、官、哥、定、钧等“五大名窑”和邢窑、越窑、龙泉窑、磁州窑、景德镇窑等名窑产品。此外,序言最后一段提到,“为感谢故宫博物院慷慨提供展位和对展览的支持,先生欣然同意,展后将部分藏品捐赠故宫博物院。展览。

涉及的合集.jpg

↑受访者为涉案藏品提供的照片

红星新闻从故宫博物院相关人员处获悉,故宫博物院负责编辑王先生的藏书,书中的相关内容拟用于“古瓷梦·阿朱寨古陶瓷捐赠收藏” 》由故宫博物院主办。然而,由于展览画册中南宋官窑粉蓝釉八角冲孔壶的收藏时间久拖不决,展览最终被关闭。

“故宫要编成私人藏品,必须经过专家鉴定,方可编辑出版。d.故宫出版社的代表是故宫认可的。王先生的东西很特别。当时,故宫博物院同意在故宫为他举办展览。”知情人说。他告诉红星新闻,当时捐赠的文物是由故宫陶瓷专家卢成龙挑选的。城市,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代表姓。

参与筹备的故宫博物院负责人也向红星新闻证实,王先生有意在故宫举办展览,并向故宫博物院捐赠了多件文物。他曾接到领导批示要参加展览工作,但具体原因他不清楚。 .

对于王先生捐赠的文物真伪,该负责人表示,“(至于这些捐赠文物的真伪),你认为关于在故宫举办展览。如果不是真的,能办个展览吗?”

藏家家属已:

担心藏品在海外丢失损坏

“我们有很多证据,包括他拿走藏品的录音和聊天记录。事后我们也咨询了律师,律师说法院会走民事程序。建议我们直接报到,立案,尽快找到这个人(谢某)。”记者向刘先生要了上述证据,刘先生没有提供。王先生家人称,内容涉及,无法提供。

刘先生告诉红星新闻,目前,由于“谢某”长期联系不上,9件藏品也下落不明。王先生家属已希望文物归还尽快给他。 9月29日,北京市公安局东城分局受理此案,并向家属开具收据。案件仍在调查中。 11月3日,记者就此事联系北京市朝阳门派出所,工作人员表示不便接受媒体采访。

难道王先生不想把原本约定好的文物捐给故宫,所以上演了这样一出戏?面对质疑,王先生的家人回应称,此前曾主动向故宫博物院捐赠过物品。 “我们希望,无论是通过媒体、法律途径,还是公安机关,找到物品后,都可以捐给故宫博物院,兑现我们的承诺。”

之所以迟了一两年才报案,刘先生解释说,是因为家属担心藏品的安全,担心藏品。在“谢”会对藏品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

“家人的心态,外人不容易理解。其实,借藏品办展览在圈子里很常见,一般不会有欠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靠信任。在圈子里收藏者,少则数千万,往往无欠条和收据。”

刘先生告诉红星新闻,这件事对老收藏家王先生的影响也很大。王总也希望通过自己的事情提醒大家,古董圈有很多独特的做事方式。物品的交易和是建立在双方的感情基础上的,往往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希望广大古董爱好者以此为鉴。学过的知识。另外,也希望这些珍稀藏品能够完好保存,不要流失到国外。

– 结尾 –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660 分享